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发布时间:2022-06-30 阅读:6569 文章来源:教导处

知识点苏联体制的特点和评价

高考考向

主要考查历史的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主要思想方法:信息提取、历史知识的调动和运用

考查形式:客观题主观题

高考真题

2018·全国高考真题)

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答案】A

【解析】材料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仍然优先发展重工业,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故A项正确;苏联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是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而且马歇尔计划在1951年已经结束,故B项错误;1959年仍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不同于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故C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苏联工业化战略,没有涉及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故D项错误

学生学情分析

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以20世纪50年代苏联通过制定经济计划取得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学生对苏联模式的认识和理解。

【变式训练

1.自1926年到1939年,苏联的城市人口翻了一倍多,其增长率美国需要30年而大多数欧洲国家需不少于一个世纪的时间才能达到。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大战影响了欧美各国人口增长

B.苏联工业化促进城市人口快速增长

C.经济大危机使美国城市人口增长较慢

D.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使欧洲城市人口增长缓慢

答案 B

解析 当时苏联处于斯大林统治时期,其城市人口增长率明显高于美国,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片面发展重工业,所以城市人口快速增长,故B项正确。

2.下图是一幅没有名称的曲线图,它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

A.美国社会就业率的起伏情况      B.苏联()工业产值增减情况

C.苏联()农业产值增减情况       D.美国经济发展总量变化情况

答案 B

解析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之后美国社会就业率急剧下降,故A项错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农业生产增幅缓慢,故C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国家忙于战争,经济发展缓慢,美国经济发展迅速,图中1920年前后的曲线与美国不符,故D项错误。

319338月,中国《东方杂志》发表的《风靡世界的经济统制论》写道:苏俄的五年计划上的新生活,不单是该国的一大经济的试验,实在是人类全体的经济生活之一大社会主义试验。此言论(  )

A.表明学习苏联成为了世界潮流

B.肯定五年计划试验的价值

C.揭示了计划经济适合人类全体

D.说明了自由主义经济已被摒弃

答案 B

解析 《东方杂志》为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刊物,不能表明学习苏联是世界潮流,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五年计划上……社会主义试验认同五年计划的成果,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认为苏联五年计划是人类全体的经济生活之一大社会主义试验,而非适合全体人类,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自由主义经济,故D项错误。

4.宣传画是看得见的历史。图一和图二分别宣传20世纪前期苏联、美国的某项措施,两者都(  )

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C.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答案 A

解析 图一反映的是苏联进行工业化建设,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是斯大林模式的体现,图二是罗斯福新政中以工代赈,反映的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故二者的共同之处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

51931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国专家约有6 800人。20世纪30年代,苏联三大钢铁基地之一的马格尼托格尔斯克,是由450名美国工程师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美国格里钢铁厂为蓝本设计的,电力系统由通用电气公司设计和装备。由此可见(  )

A.苏联在工业化初期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苏联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大大提升

C.社会主义苏联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融洽

D.美国为转稼危机向苏联进行资本输出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可知苏联工业化建设时期有大量外国专家参与,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苏联的外交活动,不能体现苏联国际地位提升,故B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西方专家在苏联工作,不能表明苏联与西方国家关系融洽,故C项错误;资本输出是指对外投资设厂,材料中没有体现美国在苏联建立工厂,故D项错误。

6(2016·太原二模)19331934年苏联粮食产区的小麦交售价格是每公斤3.29.4戈比,而每公斤面粉的零售价格是3560戈比。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

A.抵制欧美国家农产品倾销

B.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C.实施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

D.城乡间经济交流频繁

答案 C

解析 在19331934年苏联是出口粮食,基本不进口粮食,故A项错误;苏联是1936年确立计划经济体制,故B项错误;通过粮食交售价格与面粉销售价格的差价,获取资金发展工业,故C项正确;城乡间经济交流频繁题干中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

7(2016·南昌一模)下面是苏联部分年份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增加播种面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B.组织个体农民,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C.推广玉米种植,加强集体农庄的管理

D.建立家庭农场,承认市场的调节作用

答案 A

解析 依据材料,该时期苏联粮食产量增长主要是荒地产量的大量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实就是赫鲁晓夫实行大规模垦荒,提高粮食产量,故A项正确。

8(2017·石家庄联考)19563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决议,决定普遍实行按月预支现金和年终结算的劳动报酬制度,不少集体农庄还试行有保障的货币工资制度。这些做法(  )

A.促进了苏联农业的迅速发展

B.改变了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局面

C.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D.使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答案 D

解析 促进了苏联农业的迅速发展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1956年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是在农业领域,但并未改变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现状,故B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只是对原有体制进行的一些小修小补,并未突破斯大林模式,故C项错误;通过现金、劳动报酬和放权给集体农庄的方式,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

 



撰文:徐萍

图片:无

审核:丁劲松

上传:杨佳顺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教育园区教育南路6号
电话:0816-8073777(招生处)8073813(办公室)

中国·四川·绵阳

学校微信二维码

官网手机二维码

抖音二维码

Copyright © 2020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08809号
成都网站建设:今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