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教研活动简报(三)

发布时间:2021-11-30 阅读:12282 文章来源: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语文组教研活动简报

近日,绵阳南山实验学校语文组举行了常规教研活动,补习年级语文组首丹老师在第一学术厅进行了公开课展示,授课主题为《走进人物心理,体味人情百态——如何探究小说人物细微心理》,南实全体语文教师在第一学术报告厅参与观摩聆听。

在公开课上,首老师主要分三个版块进行人物心理的揣摩,分别是表情包心理、不同角度的单句分析、全篇精练,采用分组讨论、独自圈点批注的方式进行。首先展示六个表情包,同学们细致观察,从不同角度猜测表情包心理;接着概括分析人物心理的途径和方法,并且举出具体语句分组讨论概括;最后给出全篇阅读《白鹿精魂》作为课堂精练。整堂课的讲练过程中都重难点突出,教学环节紧密衔接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得出方法规律,最终指向高考。

公开课结束后,语文教研组组长唐正林老师组织了评课议课。刘元庆老师肯定了本堂课的优点:课堂开始用学生熟悉的表情包导入,快速进入课堂情境。教学语言简练准确,各环节之间衔接流畅,每个环节都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住自如地探讨总结。在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能够始终深入学生活动中予以思路角度的指导,并能及时掌握学生自主思考环节展现出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杨秋兰老师主要从上课老师对文本的挖掘、对学生易错点的分析引导进行点评。首先,本堂课第二环节呈现的例句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基本涵盖了前一环节总结出的人物描写各个角度,难度由浅入深,梯度分明。其次,课堂精练选择的《白鹿精魂》是上一届的绵阳二诊原题,在这一时期作为补习年级学生的一堂公开课,既具有展示性,又具有实战价值。教师对文本非常熟悉,对朱先生的每一种心理都能信手拈来地找出原文依据并条理清晰地勾连出前后联系。本堂课的目标之一是精表达,针对学生在书面表达上模糊照抄原文的问题,老师能够准确找到原文用词并引导学生如何将描写人物神态、语气、动作的词语转述成表达心理的词语,从这个方面看教学目标是达成了的。

郭北方老师主要点评了课件设计呈现和板书情况。课件设计和板书的思路非常清晰,用不同色彩将不同重点分别突出,同时语言简洁,课件丝毫没有花哨的毛病,实用性强。郭老师也提出来自己建议:由于上课老师一直拿着翻页笔,屏幕上不时有箭头晃动,容易让学生注意力分散。

魏华老师主要点评了学生的活动,本堂课是对补习学生的复习课,如果在课堂中间选取一些段落让学生朗读,可以将课堂开始的积极气氛延续,避免后半段讲练环节的沉闷。另外,第二环节的单句分析可以每个角度只选一个例子,第三环节的课堂精练就有更充分的时间来引导学生思考并准确表达。

最后唐正林组长进行了总结,在平时的教学与复习中应该更全面地将人物心理变化放在情节、处境变化中,更细致地揣摩人物心理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从单纯照抄原文提升到适当转述、准确概括,突破学生在此类阅读中的难点。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老师们各抒己见,取得了良好的教研效果。



撰文:唐正林

图片:教科室

审核:刘旭

上传:邹涛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教育园区教育南路6号
电话:0816-8073777(招生处)8073813(办公室)

中国·四川·绵阳

学校微信二维码

官网手机二维码

抖音二维码

Copyright © 2020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08809号
成都网站建设:今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