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有一个我怎样的生活态度 ——观《感动中国》有感

发布时间:2022-03-22 阅读:11540 文章来源: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杨振宁老先生说:“宁拙毋巧,宁朴勿华。”这是他的人生态度并且杨老先生也用他的行动很好地践行了这八字箴言。那么,作为中国的青年一代,风华正茂,又应该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呢?

我们应该有一个坚强的人生态度。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生活中处处藏着陷阱,我们也时时刻刻面临着挫折。所以我们要坚强,因为解决挫折的第一步就是要正视挫折,如果我们不坚强,又怎么能抬起头去面对它呢?在这一期的《感动中国》中教会我的是一对夫妻,妻子叫李国秀,张顺东。他们二人相加只有两条腿一只手。但他们仍在努力而坚定地生活,而不仅仅是活着。他们没有怨天尤人,有的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勤身影。就如同张顺东说;“生活不是等出来的,是干出来的。”他们的人生态度是坚强。

反观,如今的青年一代,不知何时混入了“丧”文学,年纪轻轻,却常把“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带在嘴边。面对一些小小的挫折,便再也爬不起来,甚至想要自寻短见。这是因为他们不够坚强。

我们应该有一个奉献的人生态度。

林则徐曾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国的脱贫时间远比联合国预定的全面脱贫时间早了十年,这是因为有很多无名英雄。朱彦夫,抗美援朝的一名军人。他是他们连队的唯一幸存者。痛失双手双腿的他因为坚强,不服输,想要为国家继续做奉献,又重新站起来了。他为中国的脱贫攻坚奉献了他的一生。张富清,为了帮助村民脱贫,辗转多地,甚至连他的大女儿发烧至四十度都没能停下他的脚步。有人问他,是否会因为大女儿因病痴傻一事而后悔,他只是淡淡回答:“为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奉献从不后悔。

反观,当代有一部分青年是典型的利己主义者,他们嚷嚷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遇事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不顾大局。在国家大事,民族大义前有人选择奋不顾身,而有的人却选择了苟且偷生,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奉献精神。

我们应该有一个有希望的人生态度。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歼8总设计师顾诵芬,出生于战争年代。见过日本,美国在天空中翱翔的战斗机的他一直都希望自己能为祖国造架战斗机。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他参加了“中国自主研发战斗机这一项目。这一时期,中国的科技落后,对于8”他们是从头开始摸索。尽管再难,可他们心中始终存在希望。在他们的坚持下,中国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战斗机。像屠呦呦,吴天一,邓稼先,彭士禄,黄旭华等这些杰出科研人员哪一个不是在经历失败后又爬起来的呢?正是因为他们心怀“诗和远方”,才造就了“诗和远方”。

反观,那些美名言曰“躺平”的“咸鱼”,他们无所事事,碌碌无为,在自己的舒适区醉生梦死,丝毫不谈理想,这是因为他们没有一颗充满希望的心。他们没有希望,就没有造就自己的理想城堡的可能。

因此在这个充斥着喧嚣和浮躁的时代,青年一代想要大有做为,就应该有一个坚强,奉献有希望的人生态度。

 



撰文:23班王歆雁

图片:无

审核:丁劲松 胡平

上传:x x m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教育园区教育南路6号
电话:0816-8073777(招生处)8073813(办公室)

中国·四川·绵阳

学校微信二维码

官网手机二维码

抖音二维码

Copyright © 2020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08809号
成都网站建设:今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