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发布时间:2022-04-27 阅读:10114 文章来源:教导处

【知识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1. 国家的起源

2. 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3. 商朝:内外服制度;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4.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世卿世禄制

5.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高考考向】选择题、材料解析题

【高考真题1】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Ⅰ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答案】D

【试题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反映了等级制度的破坏,时期为春秋,虽然A说明了礼崩乐坏,等级不伦,但A选项不复存在的表述过于绝对,故错误。王位世袭消亡,同样绝对语气,而且不符事实,排除B。材料中未反应血缘宗法的解体,排除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课标中的“早期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分封制”,题型是“表明类”选择题,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提供了春秋时期楚国国君与周桓王的关系及楚国国君对周王的态度,要求深层次理解分封制的演变。考生通过诸侯国楚国国君对周桓王的态度,找出分封制受到冲击史实,从而得出历史结论。

【考查素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等学科核心素养。考查学生通过史料理解和论证问题的能力,同时要结合史实做出判断。

【得分技巧】解答本题,应对礼乐制度、王位世袭制度、宗法制、分封制的区别与联系进行掌握。

1)王位世袭制是夏朝开创的一种制度,体现了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的特点,存在于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才得以结束。

2)分封制是周朝将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被封诸侯具有一定的权利, 同时又对周天子负有一定的义务。被分封的并不都是具有王族血缘的诸侯。

3)宗法制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权力和地位,以保证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它以血缘关系为维系政治统治的纽带,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4)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基础和核心,最高统治权即王权的确立及传承运作和地方各级统治权的确立及传承运作,均依附于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基础之上的王位世袭制和分封制,构建起了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统治网络。

本题目中A、B项相对简单,较好排除,C、D项中宗法制度实在宗族内的继承方法,表现为嫡长子继承制、兄终弟及等,所以和材料不符合。

【高考真题2】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

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答案】B

【试题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代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11代出现12位王,平均每代有王,从而可以推导出周代的王基本是代际相传,其王位继承方式已经不是兄终弟及,故答案为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王朝建立后,“传贤”变为“传子”,禅让制瓦解,再者,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A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君主寿命的长短,并且它与王位世袭方式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课标中的“早期国家的特征”,题型是“反映类”选择题,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提供了商朝与西周王位继承的代际变化,要求深层次理解早期国家的特征。考生通过王位代际的变化,找出商周政治制度的演变规律,从而得出历史结论。

【考查素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等学科核心素养。考查了学生对商周时期的史实的掌握,同时考查学生通过史料理解和论证问题的能力。

【联系总结】这两道母题均为历史部分第一道题目,两道题目联系可以发现,2019和2020年第一题的考察知识点几乎完全相同,这足以提醒考生第一题的知识点的侧重。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相关知识点要达到理解掌握层次。多练多读。

【变式练习】

1.《礼记·大学》记载:“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简而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由此可知

A.家庭与国家在组织结构上具有共性      B.分封制是家国同构产生的制度根源

C.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      D.国人追求社会的稳定和家族的和睦

【答案】A

【解析】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体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家国一体的特点,即家庭与国家在组织结构上具有共性,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分封制,排除B;血缘纽带是宗法制的基础,并非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礼记·大学》的记载,无法体现国人的追求,排除D。

2.据史料记载,商朝时期,王位“兄终弟及”的现象非常普遍;西周时期,王位“父死子继”则成为定制,并逐步确立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这反映了

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历程        B.“家国”观念随社会发展而变化

C.保障了国家制度和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D.体现了王位继承者“优胜劣汰”原则

【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商朝的王位由“兄终弟及”逐步转变为“父死子继”,由以前的兄弟之间的大家族观念逐步发展成为父子之间的小家庭,原因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观念越来越浓厚,家国观念也出现变化,故B正确;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故A错误;王位“兄终弟及”“父死子继”都保障了国家制度和政策的可持续发展,不是材料主旨,故C错误;材料与“优胜劣汰”无关,故D错误。

3.西周时期,周天子向受封者颁发“授民授土”的册命书,并由史官当众宣读,受封者获得官属、奴隶、礼器、仪仗等,并要遵循朝靦周王的礼仪“立中廷,北向”,这一史实说明当时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官僚政治的形成

C.君臣关系的强化                 D.儒家伦理的认同

【答案】C

【解析】周天子向受封者颁发“授民授土”的册命书,受封者应“立中廷,北向”,即向周王行拜见之礼的礼仪,这一活动强化了周天子与受封者的君臣关系,故选C;西周中央权力尚未形成高度集中,排除A;西周实行贵族政治,排除B;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排除D。

4.从血缘意义上说,受到祭祀的祖先应是本族群的直系先祖。然而春秋后,人们在祭祀祖先时,祖先已不单纯具有血缘上的意义。如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这一变化

A.反映了宗法制遭到破坏         B.推动礼乐制度的世俗化

C.加速王权与族权的分离         D.有助于华夏民族的发展

【答案】D

【解析】从“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说明了“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也成为了“中国”的祖先,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助于华夏民族的发展,故D项正确;宗法制遭到破坏主要体现为嫡长子继承制到破坏,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礼乐制度的世俗化是指“礼”教与“乐”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族权”与“王权”的关系,故C项错误。

 



撰文:羊依辉 杨佳顺

图片:无

审核:丁劲松

上传:杨佳顺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教育园区教育南路6号
电话:0816-8073777(招生处)8073813(办公室)

中国·四川·绵阳

学校微信二维码

官网手机二维码

抖音二维码

Copyright © 2020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08809号
成都网站建设:今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