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甲卷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发布时间:2023-09-23 阅读:3060 文章来源:绵阳市教科所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试题特征

论述类文本的选材偏重于学术性论文,一般涉及社会科学类,包括文艺理论、美学、历史学等等。例如,今年三月底曾评选了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习总书记又多次强调中华民族的溯源,所以甲卷选择徐良高的《以考古学构建中国上古史》可能有这样的背景考虑。这篇文章展现了中国上古史构建的广阔学术前景,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乙卷选择的是王富仁的《文学史与文学批评》,阅读)难度较甲卷要大,理论性更强。近几年乙卷的文本阅读难度均要高于甲卷。甲卷更偏向于选择逻辑清晰的文章,例如“从考古发现来看,从重构上古史体系角度看”在段首就有这种提示性信息的句子;甲卷的选文说理相对简单,例如,今年甲卷中例证内容就占到500字左右,这就再次降低了阅读难度;甲卷的文本说理浅显易懂,这里的浅显易懂表现为涉及逻辑推理、推断,逻辑关系的辨析等需要读者高阶思维能力的要求在降低,更多的是在向读者传递信息。甲卷今年1150字,段落为5段,未发生明显变化

试题特点延续以往风格,在信息的筛选和理解上要求进一步强化。高考论述类文本试题的选项不是对原文内容的拼贴重组,而是对文本主要内容的概括提炼。选项和原文的重合度非常低,这就对学生文本阅读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要求进一步加强。比如,第一题的C选项“考古证明,证经补史的传统史学思路,很难为中国上古史提供叙述与解释体系。”这道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原文并没有出现“‘证经补史’是不是很难为中国上古史提供叙述与解释体系”的直接信息,我们需要关注“证经补史”这个关键概念,从而将信息检索确定到最后一段的议论,高考试题不是一句话对应一句话的信息,而是用一段的信息去判断选项中一句话的信息的对错。“学界一直存在着‘证经补史’的传统史学思路,试图将考古学文化体系纳入三皇五帝的古史框架体系之中,似乎中国考古学如果没有发现并证明三皇五帝与夏商周,就没有价值和意义,但研究实践告诉我们:这种传统治史思路影响了中国考古学的视野和思维方式,限制了考古学在重构中国上古史中的作用。”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原文的意思是“证经补史”试图将考古学文化体系纳入三皇五帝的古史框架体系之中,也就是它已经为上古史提供了叙述与解释的体系,但是他希望考古学去证明它这个体系的存在,在作者看来这就限制了考古学对上古史的重构。从此题可看出高考试题对筛选信息和理解信息的考查在加强。

(二)变化启示

论述类文本的选材虽仍以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为主,弘扬文化自信,但所选内容和学生存在距离感,增强了学生的阅读理解难度,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试题的选项虽然判断点相对变少,但是概括程度更高,增加了学生回归文本找寻信息区域的难度,同样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难度。

(三)备考建议

1.熟练掌握论述类文本涉及的学科必备知识。其中包括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引用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和因果论证等论证方法,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论述类文本常见的论证结构和论述类文本的文体特点。

2.精选出优质的论述类文章作为典型文本。在后期复习过程中,选择逻辑和论证结构清晰的文本,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梳理文本,找出论点,熟悉概念,明确论证方法,明晰论证思路。可以充分利用近五年的高考题和绵阳诊断题,让学生分析文本的篇章结构,论证思路等,让学生掌握论述类文本的文体特点和论证方面的必备知识,强化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

3.增强信息性阅读意识。在能够让学生根据选项明确任务指向的前提下,培养学生信息性阅读的能力。NEAP根据阅读目的将文本分为三类:“为获取文学体验而阅读;为获取信息而阅读;为完成任务而阅读。”论述类文本对后两者的能力要求较高,因此要强化学生由选项回归文本找寻信息区域的意识并提高学生处理文本信息的能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试题特征

全国甲卷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选自德国作家彼得•渥雷本的《树的秘密生命》,属于科普文,文本特点和2021年甲卷《水的密码》相似,文章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植物之间如何使用特定的“语言”沟通,带领考生深入森林、了解植物的秘密生命和树木的感知能力。全国乙卷选自罗伯特•麦克法伦的《深时之旅》,也是一篇科普类文本,文本呈现了人类栖居的大地之下以“深时”计量的岩层、冰川、山脉的信息,鼓励考生带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踏上“深时之旅”。2022年乙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的三则材料分别选自杨振宁的《对称与物理》、尹传红《由雪引发的科学实验》和肯尼思利布雷希特《冰的形态发生:雪晶中的物理学》,介绍了科学家对雪花六瓣原因的探索和雪花形成的物理学知识。从今年的全国甲卷和乙卷来看,文本的题材更加丰富。文本类型的重心从之前的新闻、访谈类文本转移到科普文。

试题方面更加侧重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的考查。在选择题方面,重视利用文本中的信息去推断选项中信息的正误,考查学生利用文本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观题第6题要求学生回答“人工栽培的植物要经常喷洒农药带给人们什么思考”,引导学生在充分掌握和理解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对从材料引申出来的问题作深入思考。近两年的实用类文本更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激发探究热情

(二)变化启示

实用类文本的选材重心更趋于科普文,有从新闻类阅读材料向科普类阅读材料转换的趋势。命题人更侧重于通过科普文章激发考生对科学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究欲,在思辨性文章阅读中考查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在科学类论文、论著阅读中考查梳理探究、归纳概括、假设验证等思维方法,培养求真求实的态度。

(三)备考建议

1.以文本特征为支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文本类型是多样的,可以是科普文、报刊消息、报告,也可以是人物传记、名人访谈等,组织形式也是灵活多变的,可以采用多篇非连续文本相组合的方式,也可以选择单篇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并系统化地归纳实用类文本的文本类型,构建基础知识框架,有利于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2.开展群文阅读,培养多文本阅读能力。近年来,非连续性文本是高考实用类文本的主要文本形式。考查多个文本阅读能力依然是主要趋势,在复习备考中应该重视提升学生多文本阅读能力。

3. 围绕高考能力强化实用类文本阅读备考。在进行实用类文本阅读复习之前,必须要对新高考进行全面的分析,明确“实用类文本考查的内容和方向”,只有明确这一点,才能开展针对性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试题特征

2023年甲卷文学类文本选用巴金的《机械的诗》。这篇文章,赞美机械具有“创造的喜悦”和“散步生命”的诗性,以独特的视角塑造工人形象,礼赞劳动,引导考生思考“机械的诗”背后是工人的辛勤创造,体会生活中的、劳动中的诗情。从选材来看,确实是对劳动教育理念的呼应。选文难度不大,层次清晰,由轮渡之时的眼前景到抒发感动、议论机械创造着奇迹的诗情,最后联系到上海,原来也有机械的诗。岁月的苦难与自然的丰美是可以里外共存的,文章创作时的三十年代时时代遭受苦难的时代,也一样用机械在创造着奇迹,这种机械的奇迹带来的喜悦真实而复杂。同时期的闻一多、戴望舒等人的创作,充满愤懑、苦痛,对比之下,整体而言,这篇文章充满了积极昂扬精神劲头。

试题更加关注对文本的精细理解和文本细读能力。整体来看,选择题侧重于对具体内容的鉴赏,体现回归文本、重视文本的意识。2023年甲卷C选项“作者认为如果只把“月夜”“花朝”“青山”一类的东西当作写诗的材料,其实是不懂诗,依据是这些材料本身缺乏生命力。”“只有才”说明作者认可这些是诗歌的材料但不全是,原文的意思是这些只是很狭隘的诗歌范畴,还可以有更为广博的写作范围,而并非对这些内容进入诗歌创作的否定,更非认为这些缺乏生命力。主观题第8题“本文在写“机械的诗”时再写到工人,请简要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机械的诗”和“工人”是文本两个主要写作对象,从“机械的诗”写到工人,既有对内容关联的考查,也有对行文思路变化的考查。从命题模型来看,这是二元关系讨论题,二元关系的基本联系为:AB,BA,AB。所以,只要能够审清题干这一层要求,答案也会比较容易得出。①工人的雄姿、自如的神情、内心的诗意与“机械的诗”互相映衬。②“机械的诗”需要工人激发出来,工人的管理和操作是“机械的诗”的生成条件。这种命题方式在高考中比较常见,比如2018年全国三卷《微纪元》:谈谈“科学”和“科幻”的关系。

(二)变化启示

今年的高考文学类试题更加强调文本内在关联,注重真实且深入的阅读体验。甲卷第8题本题探讨“机械的诗”和工人之间的关联。考生要结合自己对文本的深入体验,思考作者对二者关系的认定。今年在题型上常规题和创新题相结合,常规作答与题干指引作答相结合。甲卷8题“本文在写“机械的诗”时写到工人,请简要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创新题,9题“这篇随笔的最后段跳转到作者在上海的生活见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为常规题。今年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更加重视学生的思辨性,抓住核心概念考察,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创新性强。

(三)备考建议

1.选文可以更大胆、更广阔,试题兼顾必备知识,并根据文本因文设题,力求创新,不必过分效仿当年考题。

2.以核心素养引领,以双基训练命题,以词语、短语等细微的语言为切入点,考察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追求试题与答案双重创新。

3.万变不离其宗,在一轮复习中,注重积累和梳理知识体系,强化训练,加强对文本的深入研究。

四、文言文阅读

(一)试题特征

从文本的选择上来看,更加不受传统正史纪传体、本末体、编年体、国别体等的影响,也不局限于叙事型的文本。例如《隆平集》是宋曾巩撰纪传体史书,二十卷。该书主要记载北宋太祖至英宗五朝之事,又立传二百八十四,各以其官为类。从文本类型来看,4套试卷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全国甲卷和乙卷为单一文本,新课标I卷和II卷为复合文本,材料由相关的两段文言文组合而成。单一文本基本上有较完整的人物形象、事件情节等。复合文本一般又可以分为文本对比和文本互证两类,今年新高考两套卷都应该属于文本互补型。例如2卷材料一讲述了淝水之战的史实,材料二是唐太宗等人对相关战例的进一步探讨。从文本内容上看,文言文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治学、事亲、为官、为将、待人、礼节等等内容,彰显的都是我们这个民族独特的价值基因,引导着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从文本字数来看,去年四套卷字数均在570-600字之间,今年甲卷和新高考1卷在670字左右,字数变化不大,字数略多应该也是出于保留关键信息、连贯情节、方便命题的需要。

甲卷文言文命题整体平稳,不刻意追求创新,但又适当创新。例如文言断句一改多年的选择题,又回到了主观题的形式。但不同于四省联考的逐字逐一标序号,而是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点位来让学生判断,一般都为八个判断点,这减少了让学生选择与判断的点位。从侧重记忆能力的文化常识考查过渡为侧重理解能力的文言实词考查,这一点已经从去年开始,或考查文言实词古今意义的不同,或与课文相联系。这既可以说是一个从去年开始的创新题型,也可以说是回归传统的题型。但是甲卷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即对“用法”的判断,例如B项:何怨,怨恨什么。“多歧路,今安在”中“安在”表示在哪里,两者结构相同。这其实就是宾语前置的特殊句式,此外,介宾结构后置、省略、判断、活用、通假等都值得我们关注。乙卷和新高考2卷还关联了成语“绝世无双”“片甲不留”,新高考1卷还关注了古今异义“诬说,指没有事实依据的胡说妄言,与现在所说的‘诬蔑之辞’并不一样”。

(二)变化启示

文言文选材范围进一步扩大,选文出处更加陌生。选文内容由重叙事的传记文字转向对话、辩难、议论的杂说类文字的考查。题型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第11题从侧重对记忆能力的文化常识考查过渡为侧重对理解能力的文言实词考查,既考查实词的意思也进一步开始考查实词的用法。

(三)备考建议

1.重视教材。文言文的复习备考既要重视高中教材,同时也不能忽略初中教材。教师在备考复习时也应该适当关注新教材中的文言篇目。对初高中教材中重要的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要进行全面的梳理,并能够让学生学会迁移使用。

2.重视语法的复习。在高三的复习中,有必要对基本的语法知识完成从词到短语到句子做一个整体的梳理,要让学生明白出现语言现象的原因,才能举一反三。

3.文言文文本选材范围要宽。各类型文本(论述、纪传、墓志铭、书信、散文等)均可以大胆选择,且最好实现全覆盖。也可以单一文本和复合文本教材训练,也可以文本对比和文本互证交叉训练。

五、诗歌鉴赏

(一)试题特点

甲卷乙卷是词,分别是晁补之的送别词《临江仙》、陆游的闲适词《破阵子》,新高考两套卷是诗,分别是林希逸的哲理诗《答友人论学》、林逋的写景诗《湖上晚归》。整体上诗词并重,且均以单一文本形式出现。作者所属年代为北宋或南宋,均属于近体诗范畴,格律更加规范,没有出现去年新高考2卷李白《送别》那样的古诗。整体情感倾向也比较积极,或表现归家途中的恬淡心情,或以诗歌的形式讨论治学的道理,或是表现与友携行的闲适,或是再现朋友间的深情厚谊。特别是甲卷的《临江仙》,这首词是晁补之在酒席间赠友之作。全词语言平实真切,情感从容细腻。词人开篇感慨人生闲愁很多,欢愉很少,离别更是让人愁闷难受。进而述说要珍惜与友人在一起饮酒的美好时光。词人通过想象未来再聚之景,对友人发出春日聚会的邀约,表达了对即将再聚的期盼。词人以春光美景收束全词,邀约友人春日再聚,既安慰了即将远去的友人,更安慰了自己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将离别的伤感融入一片春光之中,伤感中又带有乐观与豁达的情愫。诗歌选材从作者来看,仍以名家非名篇为主。

从诗歌命题来看诗歌部分选项字数进一步精炼,甲卷每项31字。设误点主要围绕情感、内容、手法等展开。例如甲卷A项“这首词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而原文是“明年应赋送君诗。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显然所描写的送别场景不应是真实的。再如新课标2卷C项“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而原文是“依稀渐近诛茅地,鸡犬林萝隐隐声”,只写出了接近自己家进而鸡犬相闻的现实,“破坏”与“变化”无从得出。诗歌主观题部分,甲卷要求赏析最后两句的妙处、乙卷回答如何抒情、新高考1卷是结合诗句理解话语,新高考2卷是找寻王国维观点的体现。并没有用复杂的情境来包裹问题,也没有在审题上制造难度。甲卷的《临江仙》,是一首典型的“言情”之作,面对未来与友人的离别,词人愈加珍视与朋友的相聚时光,词作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两人间深厚的情谊。词中有被后人赞为“绝妙”的两句“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第15题要求学生分析这两句的“妙处”,引导考生借助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和感受,品味诗词的语言之美。

(二)变化启示

诗歌鉴赏依然强化对理解分析诗意能力的考查。这一能力既包括理解、分析诗句基本意思的能力,也涉及理解、分析、概括诗歌主要内容的能力。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都涉及了对考生这一能力的考查。诗歌选材由以诗为主,到诗词并重,但阅读难度不大。

(三)备考建议

1.重视对教材的梳理和运用。注重关联教材,考查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是近两年古代诗歌阅读的最大变化。

2.要精选文本,巧选角度,适度进行古代诗歌比较阅读训练。在高三备考中,文本教学可以进行比较阅读的相关训练。教师在选题或命题时,注意关注不同诗歌在题材内容、写作背景、技巧手法、情感态度和重要词句等相关、相似或不同之处。

3.多选择名家的非名作,注重常规题型的细化和非常规题型的广覆盖。所谓细化是指追求常规题型的规范严谨,例如如何写景和如何抒情,就要将相应的技法尽量讲解全面。所谓广覆盖就是多搜集有价值的新题、新考点,穿插于平常的月考、周考、小练习中。

六、名句名篇默写

(一)试题特征

     今年高考情境式默写努力创设更贴近真实生活的语言运用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运用古典名篇名句,积累言语经验,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水平。语文考试、测评以具体情境为主要载体,在具体情境中考查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情况,情境式默写或是今后高考语文默写命题的方向。

(二)变化启示

2022年考查高中篇目相比,本次高考甲卷主要考查了初中篇目。第三句的考查由情境变为意象式。高考名句名篇默写没有特别重视高中或初中篇目。

(三)备考建议

1.情景默写重视情境打造。打造出唯一的情境,针对具体篇目的默写不会有争议;开放式的默写允许不同的表述,可以适当在意象、意境、情感、年代等方面增加难度。

2.重视对必备古诗文意思的梳理与讲解,在记背中进行理解,然后学会运用。在常规教学中,背诵应做到“文通”,即理解文意;默写须做到“字准”,即选准文句,写对字,“文通”和“字准”是该题不丢分的两个关键。

3.重视对初中名句名篇的背诵和理解。高考试题并未刻意强调高中篇目重于初中篇目,因此在备考时,重心不能只放在高中篇目的记背上面。

七、语言文字运用

(一)试题特征

选材一般是实用生活类材料与文学类文本材料。既重视说明材料的结构性,又强调文学材料的情境性。就其阅读而言,“现代文阅读”指向“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侧重考查学生对整体感知、筛选提炼、积累整合等方面的能力,问题的设置,偏重于命题的预设;“语言文字运用”板块的材料阅读指向“表达与交流”,侧重考查学生对陈述阐释、介绍说明、应对交流等方面的能力,问题的设置,倾向于学生的生成。例如: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Ⅰ卷)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天是越来越冷了,祥子似乎没觉到。……他觉得他是无敌的,他刚从风里出来,风并没能把他怎样了!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Ⅱ卷)(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19 题。“那次云南之行,有一个意外收获,就是看到了腾冲皮影戏。……艺人在幕后操纵着小竹竿,皮影则甩手投足,舞枪弄棍,骑马冲杀,无所不能,往往令观众②。”这些材料的选用,直接选用老舍、汪曾祺等作家的小说散文作品,试题编制,青睐文学性、情境性的意图十分明显。

试题上强调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忌讳死记硬背名词术语,反对机械性的生搬硬套,讲究具体情境下的活学活用。例如下列问题的设置:“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正优雅地跳舞,踱步,鸣叫,顾盼,寻觅’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像……似的’,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这些问题的设置,对于老师怎样教好语文基础知识,学生怎样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有着极强的引导性和启发性。

语文基础知识,覆盖语法、修辞和逻辑。语法、修辞和逻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修辞研究的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管的是“好不好”的问题:逻辑研究的是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管的是“对不对”的问题。

近三年,高考语文在语法、修辞和逻辑这一知识板块的考查,内容更为具体,范围更为宽泛,题型更为灵活。例如2022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Ⅱ卷)五道问题的设置:“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0.文中写到自己的祖父,没有一处使用’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突出了‘祖父’的衰老死亡和‘我’的成长是一个同时发生的逐渐变化的过程,这一表达效果是怎么取得的?”“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除了比拟以外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这些问题的设置,迁移情境,指向明确,或显性或隐性地关联了语法、修辞和逻辑这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

(二)变化启示

试题更加侧重考查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和表述的能力,因材料设题特点明显。增强了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等方面的继续探索,使用新题型,扩大试题的开放性与灵活度,进一步降低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得分收益。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的考查,正由较为简单的判断向相对复杂的表达倾斜,表现在具体的作答方式上,就是减少客观题判断的数量,增加主观题表达的份额。

(三)备考建议

1.提升快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包括文段的信息和题干的信息。从命题趋势看,语言文字运用板块的命题都是以微阅读形式出现,把题目设计整合于文段之中,因此,对文段的整体把握特别关键,善于把握语势,把握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联,才能更准确地理解文段。审题要有科学分解意识,能把问题条分缕析,问题才能迎刃而解。科学分解,需要抓“关键词”“语境点”,逐层剖析,即可迅速化解。

2.全面复习考点,提炼语言运用能力点。题型是试题的载体,试题是考点的具体化,要坚决摒弃以往复习中“去年考什么,今年练什么”的狭隘怪圈,真正做到考点全覆盖,题型全覆盖,试题有创新。切不可认为今年出现的考点明年继续考,今年不考的考点明年也不会考。

3.灵活使用试题,适度超前创新。在精编精选试题时,还要注意适度超前创新,切不可亦步亦趋,落在去年试题的后面。因为题型一旦变化,会对备考带来很大风险。语言运用试题千变万化,不变的是能力要求,变化的是外在形式。试题的形式创新与语言使用方式的传统演进和当代创新密不可分。要做到超前创新,就要密切关注语言使用传统,敏锐捕捉语言使用方式的演进和创新的意识。

八、作文

(一)试题特征

注重立德树人、传承传统文化、紧扣时代脉搏,是今年高考作文题的主题方向。其中,全国甲卷紧扣当今时代特点,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怎样利用技术把握时间是人们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这就引导考生思考人的主体性;全国乙卷点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交流互鉴等时代命题;新课标Ⅰ卷的“故事的力量”,可以探讨如何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生动的中国形象。材料文字简洁,哲理寓意丰富。22年四套作文题材料字数最少的全国新高考Ⅰ卷也有177字,而2023年字数最多的全国高考乙卷只有82字。全国甲卷只有31个字。作文材料越简略,意味着思考的空间越广阔;话题的极简,意味着内涵的极丰。今年的四套题中,全国甲卷材料文字简洁,意蕴丰富,给考生写作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间,简洁的导引文字推动学生去想象生活中的现象,形成明确观点或相对凝练的感受。强调逻辑思维,注重思辨能力2023年语文试题加大了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力度,引导考生提升逻辑、形象和科学思维能力。以全国甲卷为例,材料的核心词是“人”“技术”和“时间”,写作时要由此联想、展开,形成考生自己的思想。要看到技术对人安排时间的影响,要看到人与时间关系的变化,更要考虑当今时代,人们行色匆匆、生活节奏太快的现实状况。从材料中可以看到出题人希望考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自身把控时间、提升效率的积极意义,同时出题人更看到了当今很多人被技术、被时间奴役的情形。因此考生的写作,要辩证认识技术在人与时间关系上的作用,尤其要基于现实,思考当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去思考在当今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应如何管理时间,如何做时间的主人。这种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联与思考,也体现出高考新理念下命题设计的主观性、开放性等特点,意在使学生展现自己的思辨能力、思维品质和思想高度。

(二)变化启示

1.注重材料的底层逻辑:材料的针对的问题是:在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人如何掌控时间。这也是材料的基本逻辑。“科技发展”是前提/背景,“人与时间”的辩证关系是思考与写作的方向。很多学生没有分析出“人、技术、时间”的逻辑关系,写成“技术”或“时间”的一元话题,单纯讨论技术利弊,或者通过自律/坚持/规划/合理利用去抓住时间,珍惜时间等。

2.关注隐喻,深度开掘:“时间的仆人”是材料中的隐喻。不是人在消费时间,而是时间在消费人,在裹挟人,在磨砺人。所以“时间的仆人”这个隐喻,构成了深刻理解材料内容的一个“梗”。写作的切入点和展开点,也就要对这个“梗”进行破译、分解或阐释。“仆人”又能引发关于“主人”的思考。作为主体的人如何不被时间这个客体所拘泥和羁绊,甚至漫灭或者淹没,如何安排时间,如何管理时间,如何用好时间,如何成为时间的主人,以及如何在有限的或无限的时间中寻找和确定人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都是文章写作的结穴点和突破口。

3.诗性审美与思辨说理的高度结合:诗性审美即有文采,有情有理。思考深入,层次逻辑性强。谈辩证关系,对比说理,摆事实与讲道理相结合。

(三)备考建议

1.重视教材关联,学会整合运用

随着新教材的全面铺开,新高考改革大势所趋,试题中有诸多变化,在回归教材这一点上表现得比较突出。教育部考试院在《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就“关联教材,提升课堂质量效率”这一点,有专门表述,内容如下:试题材料呼应教材,题干设问、答案设计注意与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建立知识链接,增强和教材的关联度;并充分考虑新旧教材更替的因素,优先选择新旧教材中都有的传统经典课文为关联对象,灵活运用显性关联和潜在关联两种方式,引导教学重视教材、用好教材,将功夫下在课堂内,以提升课堂质量的方式来提高学生成绩。教材是我们写作的最佳素材,学会整合运用教材内容也是十分必要的。今年新1卷的作文要求写“好的故事”,好的故事,是鲁迅笔下的《祝福》《阿Q正传》,用犀利的笔触,孤独的“呐喊”,唤起一个民族的觉醒;是巴金的《家》对一个封建家族如何在时代洪流中毁灭的思考;是沈从文《边城》田园牧歌中对人性美的赞歌与命运的哲思;是海明威《老人与海》用简洁的语言刻画出硬汉精神给迷惘的一代以人生的指引;是雨果《悲惨世界》思考一个人如何在悲惨的世界中找寻和坚守内心的光明;是莎翁《哈姆雷特》发出的“生与死”人生意义的追问予人的启迪……

2.训练多种文体,分类有序推进

    以前的情景任务式作文,确实对议论文或议论性的文字更友好些。比如演讲稿、发言稿,甚至主持词之类,确实于议论性文字更适合。但这两年,尤其是今年,文题对记叙的可行性显得比较友好。新高考Ⅰ卷“好的故事”这个话题确实也是很适合写记叙文的。而近年来,北京卷都以议论文和记叙文二选一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另外,在目前议论文假、大、空泛滥的环境下,备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记叙文写作训练。

3.注重思辨训练,提升逻辑能力

注重学生思辨训练,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当下,我们常见的“关系型”材料作文,就重在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关系型”材料作文,就是题目材料中一个或多个概念或关键词,也就是“元”,这些“元”之间处在一定的关系中,材料涉及两个概念或关键词,则为二元关系,涉及两个以上概念或关键词,则为多元关系。学生必须找出材料中的概念或关键词,结合情境去理解“元”的内涵,在这一基础上,在尝试建构各“元”之间的关系。我们常见的主要有矛盾关系、选择关系、并列关系。训练时,一般是二元关系入手,基于二元,再突破多元。

4.关注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步伐

尤其近年的材料极简类作文,其背后往往关联着极丰富的生活。这类作文看起来好写,但写好却难。作文的难度在于:懂得了这个道理,如何联系生活把“理”讲透彻。“对接生活”,是考验学生思维能力的核心要素,更是作文提分的关键。这一点与考生平时的阅读积累、生活实践、感知能力、思考深度、见识水平都有密切关联。

5.加强审题训练,注意哲理寓意

    审题训练一直都是作文教学的一大重点,尤其近年高考作文呈现出材料极简、关系多元等特点,这就要求学生对材料中的概念或关键词有更加准确的理解,从简洁的语言背后挖掘出深层的丰富的内蕴。

 



撰文:绵阳市教科所

图片:无

审核:胡平

上传:杨佳顺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教育园区教育南路6号
电话:0816-8073777(招生处)8073813(办公室)

中国·四川·绵阳

学校微信二维码

官网手机二维码

抖音二维码

Copyright © 2020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08809号
成都网站建设:今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