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组教研活动
以大国的“制”与“治”为主线设计本课的课程结构,“制”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治”治国家治理。模块一设计为君主专制下明清中央机构的调整,重点学习内阁制和军机处,模块二设计为中央集权下清朝的边疆政策,了解清对边疆的治理,模块三设计为专制制度的治理成效及启示,重点理解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对今天国家治理的启示。本节内容用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处理模块一,第二课时处理模块二和模块三。
模块一设计为君主专制下明清中央机构的调整
以复习第三课历代削弱相权的措施导入新课的学习,让学生前后内容相连,形成知识体系。通过展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出明朝废丞相、设内阁的原因,老师通过内阁的形成发展示意图讲解内阁的形成过程,并对重要概念“票拟”“批红”进行解释。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深入理解内阁的特点,并进行强化训练。最后通过对史料的分析,辩证的看待内阁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军机处部分比较简单,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补充适当的材料,了解军机处设置的原因,职能,特点以及辩证的分析军机处设置的影响。
本课展示大量的史料,一是要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论从史出的核心素养;二是要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与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三是要学生学会做材料题的方法和书写答案的要求。
本课的目标任务基本达成,学生反馈良好,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训练。但在课堂教学中感觉课堂节奏有点赶,在训练学生分析材料方面做的不是很好。
评价与建议
1、教学设计结构完整,重难点突出。
2、大量运用史料,强调论从史出,重视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
3、落实基础知识,重视教材,强化学生的答题思维和答题规范。
4、本堂课材料运用较多,学生易形成学习疲劳,应适当对的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5、针对高一学生,课堂中应形成结论性的语言,帮助学生记忆。
撰文:刘刚
图片:教科室
审核:刘旭
上传:邹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