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招生报名
首页
新闻资讯
南实快讯
通知公告
南实概况
学校简介
管理团队
办事指南
办学特色
综合荣誉
高考动态
南实党建
党史学习
党建思想
党建动态
招生专栏
新高一招生
补习招生
高校招生
教师空间
教师风采
教学科研
教师培训
教研组
学生空间
德育管理
心灵港湾
年级动态
高2023级
高2024级
高2022级
补习年级
对外交流
交流互访
国际留学
后勤安全
安全稳定
后勤保障
信息公开
招聘专栏
招聘公告
成绩公示
结果公示
高2023级
高2024级
高2022级
补习年级
首页
>
年级动态
>
课改年级
高中学习方法漫谈
发布时间:2022-07-09
阅读:10581
文章来源: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高中学习方法漫谈
题记:成就唐僧的不是经文,而是取经的路!
高中阶段学习与初中学习有很大的区别,经常听到许多学生说自己初一初二没学习,初三努力一年就实现了升入高中的愿望.抱着这样的想法进入高中,高一高二不学习,发现高三来不及了,这是真实的事情.产生不同的结果,关键在于高中的知识体系和初中有很大的区别,简言之,就是初中的知识识记较多,前面没记后面记,前面不练后面连,影响不大.而高中更多的注重思维,前面不学习,后面没思维,当然补起来难度就大的多,严重者就产生厌学.对此,这里根据经验总结一下学习方法,希望能给对于即将步入高中的同学一些启发.
一、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的来源更多的是信心的树立!
学习的态度必须端正,体现在思想上就是要明确学习是给自己学的,表现在行动上就是要对学习必须呈积极性,不可有消极心理,不能有厌学、逃学等想法,对学习不能表现出恐惧,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数学和物理,抽象思维较多,这时不能害怕困难,不要害怕学不懂、不会写题.对此要有积极的态度,可以从知识、例题到习题这个过程逐步深入,对发现的问题可以通过思考、讨论,向老师请教等多种方式及时解决掉.只有你坚持下去,循序渐进,就会掌握以前所不会的知识,就会增强学习的信心.
二、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过程,更需要坚持!
有了端正的学习态度,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最大的天敌不是没有天分,而是懒,勤快是学习最好的帮手,“一勤天下无难事”,只要你勤快。把知识反复去理解,一遍不行两遍,两边不行三遍,直到你会为止,对待学习,不能偷懒,勤快的对待学习,学习也会对你有所回报。如何让你的勤快变成效率,就需要有一个好的学习计划,这个计划的制定依赖于学校的课程安排和你的学习状态,如果条件允许,将学习计划中的时间落实到分,每天坚持执行计划,慢慢养成习惯.
三、学习方法
所有的学习方法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只有经过自身的实践,才能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加以巩固.
学习没有捷径,最好踏踏实实,成绩是不会骗人的,你掌握了多少知识。一次考试便能验得虚实,学习主要分为预习、学习、复习,这三个环节,每一个都至关重要,课前预习好了,上课才知道什么是重点,毕竟大多数人都不能在课堂的45分钟全神贯注,预习了,才能在讲重点的时候聚精会神,不会很迷茫;学习这一环节是最重要的,课堂上的学习,决定着你对知识的理解,也关系着你课后复习的要点;复习便是将知识再自己学一遍。课堂上只是一遍过,记住的知识大多都不牢固,再复习一遍,可以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这三步做好了,才是练题,更好的了解知识的用法,从中发现更多的妙处。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要遵循遗忘规律,定期复习才能减少遗忘.有很多学生课堂笔记和改错本写得挺好,过后从来不看,我开玩笑说你的这个本可以放入博物馆了.课堂笔记和改错本的价值就在于复习巩固,提醒问题,让我们强化重点,克服难点,从而提升自己.
四、学习之外
学习之外就是反思和成长.
高中阶段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代.学习之余要不断的反思,寻找自己的不足之处,使得自己的格局变得大一些,更大一些.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打篮球、下围棋、弹吉他等等,这些不仅可以调节紧张的学习气氛,更能让自己得到彻底的放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拓展了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学习提供了新的动力。
当然,我们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还要将学习里的一些知识在生活中实际运用。在周末,我们在总结一周学习的得失同时,可给下周制定好新的学习计划,通过不断的调整使得学习更高效.此外,也可以爬爬山,适当的放松自己,也可以去学习一些生活技能,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多彩。
结束语:学习是枯燥乏味的,我们感受到学习的魅力在于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充实感,在学习的阶段考试中肯定了自己,最终通过升学考试一步步接近自己的人生目标.这好比农民种庄稼,不是犁地很幸福,更不是除草收麦幸福,而是吃着自己家地里麦子蒸出的白馍时的幸福,要实现这样的幸福,前面的劳累都是值得的,更是有期盼的!
愿我们经历风雨,终见彩虹!
撰文:课改2019级41班
图片:陈松林
审核:曾强
上传:陈松林
上一篇:
高中历史学习漫谈
下一篇:
课改优秀学子谈学习方法——政、史、地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