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免疫教案

发布时间:2022-04-27 阅读:11194 文章来源: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体液免疫

2020级生物黄潇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的第课时。内容为体液免疫。教材突出体液免疫对机体内环境稳态维持的作用,从深层次上揭示体液免疫在生命活动的整体性。这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揭示了体液免疫在机体内的复杂性,说明了体液免疫对于机体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过传染病和免疫、免疫的功能等内容,学习了生物学名词,如淋巴细胞、抗体、艾滋病等,但对以上内容可能遗忘了。在高中阶段,通过必修一学习蛋白质的功能中抗体的讲述,学生体液免疫了基础的认识。本节课通过联系社会热点新冠疫苗,重点学习体液免疫的过程,理解体液免疫过程中涉及的免疫细胞在维持人体稳态中所发挥的协同作用。

三、教学目标:

①生命观念:阐述疫苗、抗原、抗体的概念。

②科学思维:构建体液免疫过程的概念模型;构建抗体浓度变化和患程度变化的数学模型。

③科学探究:探究体液免疫的过程。

④社会责任:关注新冠疫情的社会议题,明辨真伪。

四、教学重点:  

①抗原、抗体。

②体液免疫过程中的免疫细胞及其功能。

③体液免疫的过程。

五、教学难点:

    体液免疫的过程。

六、教学理念: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落实课程的四个核心素养,即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本节课重点在提高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做到教学内容生活化,与社会实际相联系,教学内容围绕社会热点新冠疫苗,让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形成理性认识,从理论知识辨别真伪,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七、教学策略:

本课运用情境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通过社会热点新冠疫苗引出课题,整个教学也围绕新冠疫苗讲解与体液免疫的相关知识。以问题串的形式,层层引导学生掌握疫苗、抗原、抗体、体液免疫过程等知识,帮助学生建立逻辑体系。通过探究式教学,结合生物科学史,引导学生构建体液免疫过程的模型和构建抗体浓度变化和患程度变化的数学模型,搭建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信息交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利用信息技术,从深层次上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八、教学媒体:

    幻灯片、教材

九、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情境导入

 

 

 

 

 

 

 

 

 

疫苗的概念

 

 

 

 

 

 

 

 

抗原的概念和特点

 

 

 

 

 

 

 

 

 

 

 

 

 

 

 

 

抗体的概念、化学本质、性质、分布

 

 

 

 

 

 

 

 

 

 

 

体液免疫过程中涉及的免疫细胞及其功能

 

 

 

 

 

 

 

 

 

 

 

 

体液免疫过程

 

 

 

 

 

 

 

 

 

 

 

 

 

 

 

 

 

 

 

 

 

 

 

 

 

 

 

 

 

 

 

 

 

 

 

 

 

构建相同抗原再次入侵的体液免疫的数学模型

 

 

 

 

 

 

辨真伪

 

播放“新冠疫苗进入人体后”的视频。

引入:新冠疫情爆发,造成了上亿人的感染,而在万众期待之中,我国国产新冠疫苗研发成功了,并且已经进入了接种阶段。那新冠疫苗在机体内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体液免疫。

展示北京生物的新冠疫苗盒子,引导一位学生阅读北京生物的新冠疫苗盒子的主要的有效成分。

提问:除此之外,我们出生的时候接种的第一针疫苗,是什么疫苗?

卡介苗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减毒的病原体。所以我们可以这两个实例总结出疫苗的概念。

提问:新冠疫苗进入人体的这个过程中,首先进入人体的是什么?

提问:新冠疫苗,我们把它称为抗原,什么是抗原呢?

提问:根据抗原的概念能不能总结出抗原的特点。

讲解:抗原特点(1)异物性: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如新冠病毒、新冠疫苗、细菌、花粉等;指非正常组织:如癌细胞、衰老细胞等。

(2)特异性: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3)大分子性:抗原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比较大。

提问与展示:新冠疫苗进入人体以后会刺激细胞产生某种物质,在这个过程中是否真的有物质产生?展示两份化验单,一份是新冠疫苗注射前,一份是新冠疫苗注射后,大家从中读到了什么信息?

提问:什么是抗体?

提问:通过这个化验单同时根据抗体的概念,可以总结出抗体的化学本质是什么?性质是什么?分布在哪儿?

 

 

 

点评抗原、抗体的判断题。

活动一:展示生物科学史,引导学生总结体液免疫过程中涉及的免疫细胞及其功能。初步构建体液免疫的过程。

 

 

 

 

 

 

 

 

 

 

 

 

 

 

 

 

活动二:阅读教材P37,小组合作完善体液免疫过程的模型。

讲解体液免疫的过程。

阶段Ⅰ: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

阶段Ⅱ: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

阶段Ⅲ:浆细胞分泌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者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大多数情况下,抗体与抗原结合后的效应: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消化。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值分化产生新的记忆细胞和抗体,浆细胞能够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根据科学史以及对体液免疫的分析。我们再来总结出与体液免疫有关的细胞及其功能,加强记忆。

 

 

 

 

 

 

 

 

 

点评体液免疫过程的判断题。

 

活动三:构建相同抗原再次入侵的体液免疫的数学模型

引导学生总结二次免疫的特点。

 

提问:为什么我们要打新冠疫苗的加强针呢?

过度:我们知道了疫苗的作用机理后,所有的理论终将用于实践。前段时间接种新冠疫苗的流言四起,我们能不能利用我们所学知识,来尝试分辨这些网络上的传言是否属实呢?

活动四:小组活动,辨真伪。

传言1:听说新冠疫苗中含有新冠病毒,接种后会患新冠肺炎,也会造成副作用。

传言2:上海某游客完成了疫苗接种,却还是感染了新冠肺炎,接种新冠疫苗无意义。

传言3:我已经接种了流感疫苗,可以预防病毒,所以没有必要接种新冠疫苗。

讲述: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可以发现,在我们关注社会议题的同时,我们要学会运用我们所学的只是来明辨真假,做到不造谣的同时,不传谣也不信谣。

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从2019年12月疫情爆发至今,我国的新冠疫情得到了全面的控制,这体现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大国力量。最后,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首抗击疫情的诗。对在疫情中付出的所以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观看视频,关注社会热点,新冠疫苗。

 

 

 

 

 

学生读北京生物的新冠疫苗盒子上的成分,包括灭活的新型冠状病毒、氢氧化铝、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氯化钠等。所以,新冠主要的成分是灭活的新型冠状病毒。

卡介苗

疫苗它指的是灭活或者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新冠疫苗。

 

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抗原的特点是异物性、特异性、大分子性。

 

 

 

 

 

 

 

 

 

 

 

 

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的数值都增加。我们可以看出的确有物质产生,把它称为抗体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抗体的化学本质:蛋白质或者免疫球蛋白。抗体的性质:特异性。抗体的分布:血清(主要)、组织液及外分泌液。

完成抗原、抗体的判断题,并讲解。

科学史一:浆细胞——分泌抗体

科学史二: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是摄取、处理抗原,并呈递给T细胞;吞噬抗原抗体结合物。T细胞——识别、呈递抗原。

科学史三: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科学史四:B细胞——识别抗原,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科学史五:记忆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初步构建体液免疫的过程。

小组合作完善体液免疫过程的模型。

 

 

 

 

 

 

 

 

 

 

 

 

 

 

 

 

 

 

完成学案免疫细胞的表格。总结三个唯一。免疫细胞中,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唯一识别抗原但无特异性的免疫细胞是吞噬细胞。

完成体液免疫过程判断题,并讲解。

 

 

结论:二次免疫反应比初次反应更快、更强,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致病之前将其消灭。

 

获得更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传言1:不属实。接种后,是不会患新冠肺炎的,因为疫苗通常有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人体的免疫系统不会使人患病。上市的疫苗一般都是通过安全性检测的,副作用也比较小。

传言2:不属实。新冠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原来接种的疫苗,记忆细胞产生的抗体就无法识别变异的新冠病毒。接种疫苗,一方面是可以预防,另一方面是即使再次感染也可以减轻症状,对治愈也有利。

传言3:流感疫苗仅仅针对流感病毒的感染,不仅不防新冠。而新冠疫苗才是针对新冠病毒,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齐声朗读:众志成城抗肺炎,华夏儿女齐动员。生命责任重泰山,举国上下渡难关。白衣战士入龙潭,神兵悬壶保平安。

 

 

通过播放视频,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社会热点新冠疫苗,引出课题体液免疫。

 

 

学生读北京生物的新冠疫苗盒子上的成分,以及介绍卡介苗。帮助学生理解疫苗的概念。

 

 

 

 

 

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理解抗原的相关知识点。

 

 

 

 

 

 

 

 

 

 

 

 

 

 

 

展示化验单,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从生物学角度上理解抗体相关知识

 

 

 

 

 

 

 

 

 

通过习题,加强巩固抗原、抗体的的知识点。

通过生物科学史,强化学生的科学思维。帮助学生掌握体液免疫过程中涉及的免疫细胞及其功能。初步构建体液免疫的过程。

 

 

 

 

 

 

通过阅读教材,小组合作完善体液免疫过程的模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聆听老师讲解体液免疫的过程。查漏补缺。

 

 

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分析、解决问题、建构知识,使学生理解体液免疫过程中涉及的免疫细胞。

通过习题,加强对知识的掌握。

 

 

 

通过社会议题为什么我们要打新冠疫苗的加强针”,进一步巩固体二次免疫。

 

联系社会热点网上的传言,帮助学生将理论用于实践,完成核心素养提出的“社会责任”的目标。

 

 

 

 

 

 

 

 

 

 

 

 

 

 

 

 

 

 

激发学生的感谢之情和爱国情怀。

十、教学反思

1整体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选取了社会议题“接种新冠疫苗”,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通过问题串和引导学生活动来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另外在安排知识讲述的时候也尽可能多的先让学生阐述观点,我给予知识点的补充,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整体来说,本节课的条理比较清楚,用问题衔接各个知识点较好,知识讲解比较清楚。

2亮点之处:本节课最大的成功之处是社会议题“接种新冠疫苗”贯穿整节课,通过新冠疫苗层层深入,讲解相关知识点。通过学生活动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小组活动构建体液免疫过程的模型,构建相同抗原再次入侵的体液免疫的数学模型。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完本节课的知道,引导学生将理论用于实践,利用所学知识,尝试分辨这些网络上的传言是否属实。通过这个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我们关注社会议题的同时,我们要学会运用我们所学的只是来明辨真假,做到不造谣的同时,不传谣也不信谣。最后,通过一首抗击疫情的诗,对在疫情中付出的所以工作人员表示感谢。达到情感的升华。

3)教学改进: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对课堂的整体掌控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教学中,我们应该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地位,由单纯的传授式教学转变为主动求知,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发展。

 



撰文:教科室

图片:教科室

审核:刘旭

上传:邹涛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教育园区教育南路6号
电话:0816-8073777(招生处)8073813(办公室)

中国·四川·绵阳

学校微信二维码

官网手机二维码

抖音二维码

Copyright © 2020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08809号
成都网站建设:今网科技